地平线系列2
(平台服务时间:周一到周五 9:00-17:00)
尺寸 | 60x50(cm) | 创作年代 | 2014年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作品分类 | 油画 | 材质 | 布面 | 题材 | 抽象 |
作品标签 | |||||
适用空间 | 客厅 餐厅 书房 儿童房 卧室 盥洗室 办公室 酒店 广场 酒吧 购物中心 |
作品介绍
游敏先生在表现大地、山丘等物象时,使用的是较为明显的抽象表现主义技法,那种狂放恣意的大笔触无疑让人印象深刻。与之前的作品相对比,如今在运用笔触时似乎越来越放松,却越来越有力度。艺术家非常注重不同色相的颜料在笔的轨迹中所产生的运动、交错与流淌效果。这倒容易联想到以赵无极等人为代表的东方式热抽象,在视觉上往往产生一种混沌感,笔触产生“气”一般流动、穿行的效果。当然,他们的语言面貌是截然不同的,各有特点的。从微观层面看,尽管绘画语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,但从宏观上看作品仍然是再现性的,它仍然以表达可辨的物象为最终目的。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多种类型的,多层次的再现方式。
首先,他有意地在平涂背景和抽象语言之间强调一种对比关系。平涂方式在古典学院派的油画语言中是不允许存在的,因为人们相信平涂不利于再现真实的物象。但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,艺术家从铺天盖地的数码图像中获取视觉资源,如今平涂成为当代绘画的一种常见语言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平涂和随性恣意的大笔触都是非再现性的,因为现实世界之中并无这样的类似物。不过,这两种语言的并置却很容易产生纵深感,三维空间在视幻觉的方式中得以营造出来。人的视觉存在着一种普遍特性,即相对动态的形式具有前进感,相对安静的形式具有退缩感。由此平涂的画面很容易退缩到“远处”产生天空、湖面等物象暗示,通过一种有意的渐变效果,这种物象暗示得以加强。
其次是“无形”与“有形”的结合使用。用以再现大地、山岗、路面的笔触无疑是“无形”的,他甚至有意地要消解视觉上所带有的固化感,以一种“道家”式的非规定性来呈现。但是,他却使用较为明确的轮廓线来塑造远山的造型,在此无疑产生出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。轮廓线在中国古代的“白描”以及西方的盛期文艺复兴绘画中都是一种最为基本的再现方式,后来这样的方式在泼墨山水、巴洛克绘画中得到消解。在他的作品中,轮廓线虽然得以明确地使用,但物象的再现却是暗示性的,因为我们只能看到线,却无法看到它包裹起来的“像”。虽看似无像,“无”却蕴藏着“有”,我们的知觉能够自动地补充并不存在的物象,这倒的确是古代中国绘画中的常见表达方式。
作者介绍
简介:
出生日期:1965年
现为职业画家。
展览:
2014“镜中景——游敏当代艺术个展”,法国诺欧商学院,法国
2012年“镜中景——游敏当代艺术个展”,北京798艺术区罗丹美术馆
2010“千面镜像-游敏个展”,北京苏蒙画廊
2008年“意象•灿烂--游敏当代艺术个展”,北京798艺术区3+3画廊
2007“态度-游敏个展”,北京798艺术区
2006年 于武汉博物馆举办油画个展
2006年 于武汉大学举办油画个展
2005年 入选“美术文献艺术中心”《限制与自由》.冬市艺术展
2004年 参展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
2001年 油画风景两幅作品入选《中国当代艺术》
2000年 油画《老村》入选“美国亚洲艺术博览”
1999年 油画作品《留住的根-大别山乡情》入选全国第八届“群星奖” 1997年 油画作品《自然之蚀变》入选“第二届中国油画静物画展”
1997年 油画作品《路下脚下》入选97湖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